协会标准《村镇污染治理设施及场所生物气溶胶采样与分析标准》通过审查
2025-07-174
提示: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轻松关注!
协会特约记者 王建军报道 2025年7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村镇污染治理设施及场所生物气溶胶采样与分析标准》(送审稿)(以下简称《标准》)审查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村镇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建军,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技处副处长罗莎,审查会专家、主编和参编单位代表及编制组成员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建军主持。罗莎代表主编单位致欢迎辞,对协会村镇人居环境专委会、专家组和编制组的各位专家的辛勤工作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王建军充分肯定了《标准》编制组的工作成效,简要介绍了协会近期工作动态和《标准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有关情况,强调了标准审查环节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标准审查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与要求。会议成立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宋波担任组长,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孙永利担任副组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任连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张海涵、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教授闫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琳、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黎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蔡木林等组成的审查专家组。《标准》主编韩云平副研究员代表编制组介绍了标准相关技术、编制背景、编制过程、标准主要内容、征求意见处理情况和提请重点审查内容等。审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编制组汇报,对《标准》逐章逐条审查,提出了建设性修改意见和建议。审查专家组认为,编制组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符合农村特征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公共厕所污染物收集及处理场所生物气溶胶的采集与分析方法,对规范农村生活污染物收集与处理场所生物气溶胶监测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具有指导意义。《标准》填补了农村生活污染物收集及处理场所生物气溶胶采样与分析方法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标准》通过审查。据介绍,《标准》的编制与实施,将推动农村生活污染物收集与处理场所生物气溶胶监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有效识别农村居住区病原微生物风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监测预警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欢迎订阅《工程建设标准化》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