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轻松关注!
第九届全国建筑振动学术会议分论坛热烈隆重召开
六大主题论坛同日举办,百花齐放争奇斗艳;59位专家登坛宣讲,百家争鸣守正创新
会议现场
2025年6月30日全天,第九届全国建筑振动学术会议同期举办了复杂工程振(震)动领域新技术、建筑结构振震双控、建构筑物减隔振(震)、工程振动安全与舒适度控制、大科学与先进工业振动控制、轨道交通综合体振动控制6个分论坛,59位高水平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多位专家学者报告了在复杂结构振动响应分析、新材料减振机理、非线性振动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结构振动响应预测中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为了适应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此次会议特别开辟了大科学与先进工业领域的振动控制分论坛交流,会上多位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我国重大工程的技术需求、场景特征、分析方法、控制装置、应用经验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大家提供了最新的应用场景发展动态。
分论坛一:复杂工程振(震)动领域新技术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肖从真作题为《高层建筑水箱风振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的专题报告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令心作题为《基于监测数据的建筑结构震害快速评估方法研究》的专题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沈文爱作题为《新型惯质组合隔震体系理论与试验研究》的专题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教授钱辉作题为《合金功能材料结构振动控制研究》的专题报告
东北大学教授戴军作题为《考虑温频依赖性的黏弹性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分析》的专题报告
东南大学教授张志强作题为《融合计算机视觉与无标记动捕技术的人致结构振动估计方法研究》的专题报告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王强松作题为《高阻尼铜合金的开发及应用》的专题报告
惠州安固振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勤儿作题为《弹簧阻尼装置在抗震、振系统中应用的初步探讨》的专题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梁亚斌作题为《基于迭代Otsu法的桥梁动挠度视觉测量》的专题报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王诗光作题为《锤击桩施工环境振动预测与隔振研究》的专题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郑晓伟作题为《震后城市道路建筑瓦砾堆积范围概率预测模型与阻塞易损研究》的专题报告
分论坛二:建筑结构振震双控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朱忠义作题为《轨道沿线剧场结构振震双控设计研究》的专题报告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王臣作题为《地铁振动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专题报告
清华大学教授潘鹏作题为《振震双控支座竖向隔振性能测试技术与实验装置开发》的专题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滕军作题为《紧邻地铁建筑结构振动和舒适度预测与评估》的专题报告
广州大学教授陈洋洋作题为《轨道上盖建筑考虑振震双控的隔振技术与工程设计》的专题报告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解琳琳作题为《抗震、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结构地铁振动试验和数值仿真方法研究》的专题报告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王建立作题为《基于钢弹簧振震双控某TOD工程设计与应用》的专题报告
分论坛三:建构筑物减隔振(震)
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作题为《轨道交通隧道车致建筑振动解析计算方法》的专题报告
清华大学教授纪晓东作题为《调谐惯质阻尼联肢墙体系及其设计方法研究》的专题报告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曲哲作题为《我国某隔震建筑的实测动力特性与地震反应》的专题报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朱丽华作题为《三维减震组合摩擦摆支座力学性能研究》的专题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汪志昊作题为《楼盖结构竖向振动与减振设计及应用》的专题报告
重庆大学教授回忆作题为《高层建筑双向涡振气动阻尼模型研究》的专题报告
长安大学教授吴涛作题为《高烈度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研究》的专题报告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蓝科建筑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教授胡大柱作题为《减震技术在“工业上楼”项目的应用研究》的专题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罗浩作题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新型惯质组合隔震结构性能分析》的专题报告
江南大学副教授成虎作题为《立面非均匀锈蚀墩柱震损位置转移机理及其控制方法研究》的专题报告
分论坛四:工程振动安全与舒适度控制
天津大学教授李宁作题为《人一桥耦合激励的生物学模型、谱模型及其在人行桥安全评估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
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马文勇作题为《跟踪光伏支架风致振动及抑振策略研究》的专题报告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高星亮作题为《虎门大桥TMD涡振控制系统及临界风速下的减振性能研究》的专题报告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肖川作题为《工业建筑和构筑物的抗振设计方法研究和软件开发》的专题报告
东北大学副教授李嘉祥作题为《电塔一线体系节点作用及抗震性能研究》的专题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徐阳作题为《结构表观损伤识别的计算机视觉方法》的专题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张振华作题为《惯容调谐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动力特性》的专题报告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地下空间与工程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徐俊杰作题为《某高层工业厂房环境微振动测试与分析》的专题报告
分论坛五:大科学与先进工业振动控制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冯德民作题为《世界首个大型微振动模拟振动台建设技术研究》的专题报告
青岛科而泰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尹学军作题为《振动控制技术在深圳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车场隔振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的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研究员赵国英作题为《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的隔振系统设计》的专题报告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马超作题为《大科学工程建造设计关键技术进展》的专题报告
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刘芳作题为《先进X射线光源光束线振动测量及控制》的专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闫芳作题为《从光源到对撞机:振动对环形加速器的影响分析以及稳定性控制》的专题报告
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许卫晓作题为《工程振动对馆藏文物影响评估及控制研究》的专题报告
山东建筑大学副教授王文明作题为《既有风机基础改造方法及动力响应研究》的专题报告
同济大学/江苏工邦振控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云作题为《基于智能控制阻尼器的超高层结构中振震双控设计方法研究》的专题报告
分论坛六:轨道交通综合体振动控制
中国建研院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刘枫作题为《大型交通枢纽列车振动分析关键技术研究》的专题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侯博文作题为《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力功率谱的轮轨激振力荷载拟合研究》的专题报告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刘挺作题为《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隔震医疗建筑内浮放柜式设备的振动响应研究》的专题报告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地下空间与工程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童园梦作题为《两种地铁轨道激发地表振动的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研究》的专题报告
会议报告充分体现了建筑振动学科与材料科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这种跨学科的创新研究为解决传统难题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方法。大量报告聚焦工程实践中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成果具有明确的应用导向。特别是一些重大工程案例的分享,为理论方法的验证和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
6个分论坛中,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研究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他们的研究工作选题新颖、方法先进,展现了我国建筑振动研究的蓬勃生机。
会议现场
欢迎订阅《工程建设标准化》
邮发代号:80-932